当前位置: 首页 >行业资讯 >

浙东古运河,讲述古城绍兴的故事……

来源:三清山景区 发布时间:2023-08-26 13:13:10

绍兴境域内河道密布,湖泊众多,素以“水乡泽国”之称而享誉海内外。


(资料图)

曹娥江、浦阳江、浙东运河、汤浦水库、平水江水库、犭央犭茶湖、南山水库……不胜枚举。鲁迅笔下的风情园内都离不开绍兴的水,水就是绍兴流动的血脉。

古运河的水绵延了绍兴的2500年,当运河遇见绍兴,是古与今的碰撞,是江南底色上的极致风雅,是屋檐黛瓦的墨色古韵。

浙东运河,地跨杭州、绍兴和宁波三市,流淌在锦绣的宁绍平原。南宋王十朋在《会稽风俗赋并序》中,对浙东运河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:“堰限江河,津通漕输,航瓯舶闽,浮鄞达吴,浪桨风帆,千艘万舻。”可见当时运河上已经是一片繁华,成了一条通海达江的黄金水道。

据文献记载,浙东运河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晚期越国开凿的“山阴古水道”,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。

《越绝书》卷八载:“山阴故水道,出东郭,从郡阳春亭,去县五十里。”这条古运河从绍兴东郭一直延伸到曹娥江旁。

曹娥江 | 戴信华

经过各朝代的整治和疏浚,浙东运河形成了集灌溉、防洪、运输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大动脉。经济文化的交流,不仅造就了沿岸的文化名城,更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风俗民情。

“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”,青山绿水,倒映成趣,舟行画图,人在镜中,这是浙东运河两岸旖旎风光的写照。

唐代诗人慕名而来,西兴登舟,驶经运河,至古越,溯剡溪,至新昌,登天台,一路上饮酒赋诗,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丽诗篇。

剡溪

唐代诗人李白诗“越水绕碧山,周回数千里,乃是天镜中,分明画相似”;诗人孟郊诗“碧嶂几千绕,清源万余流”;

明代诗人王稚登诗“江东名郡古无双,处处青山照玉缸”;清代诗人厉鹗诗“越山绝似西施髻,朵朵翠翘浮水来”……可以说唐诗之路之形成,浙东运河功不可没。

时至今日,河上的橹声桨影,点点白帆,渐渐离去,但浙东运河的山水风光依旧,它深厚的文化魅力,它与万物的和谐统一,以及它固有的水运潜力等是永存的。

图片 | 丁永良

绍兴运河园记载了运河的历史文化,融合了运河的风光,传承着运河文脉,流淌着江南风情。

它全长达4.5公里,从绍兴市郊直至绍兴县界,处在浙东古运河的主干河道。运河园如一部越中杂识,又如一首史诗。核心景区:运河纪事、沿河风情、古桥遗存、浪桨风帆、唐诗之路、缘木古渡。

绍兴运河园

“运河纪事”记载着历史文化。这里的牌坊、治水图、“山阴故水道”“贺循疏凿”“孟简开塘”“民间捐修”等,展示着历史上古运河治理的主要事件,是浙东古运河历史、文化的浓缩。

“沿河风情”则集聚水乡风物,是运河沿岸风俗民情的精华。

这里的老台门是明清绍兴台门的精品,主台门横额有明代绍兴三江闸的缔造者、太守汤绍恩手书“南渡世家”大字,两边有精致的石花窗;这里有陆游世祖陆轸所创炼丹古井,还有石狮等,都是千年文物。

这里还有“玉山斗门遗存”,系汉唐越中水利最早的三江口门大闸遗迹,是绍兴目前发现的最古老、最大的水利工程遗存。

老台门

“古桥遗存”,展示着桥乡精品,运河园内有十余座移建的整桥,如登龙桥、承福桥、永福桥、大顺桥、方齐桥等,或圆或方,形态各异。

站在桥上让人感受到“水天一色”“物我融合”的境界和超越时空的美感。

“白玉长堤路,乌篷小画船”,清代诗人齐召南曾用这句诗来形容浙东运河古纤道的景色。绍兴古纤道,是江南水乡一绝。

绍兴古纤道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的河面上,旧时西起钱清江,途经湖塘、阮社、柯桥、东湖、皋埠、陶堰、东关等集镇,东至曹娥江,全长75公里。因年久失修,现保存最完整的,是柯桥至钱清段。

图片 | 沈小娴

纤道连绵百余里,或傍野临水,沿岸铺筑;或建于桥下,紧依桥墩,穿越而过;或飞架水上,迎流而建。所用材料皆为青条石、青石板,故有“白玉长堤”之称。

富有诗情画意的古纤道,留下了多少纤夫的辛酸泪。当浙东运河成为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时,舟楫辐辏,客货运输,昼夜不绝。

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,运河上来往船只早已由昔日的人力驱动变为机械驱动。

曾经负载的怆凉和悲郁,早已随着船舶轮机的轰鸣声而湮灭在了历史的尘烟里,但历史的年轮却更能显出它的雍容与沉稳、华贵与孤傲、风华与缄默。

八字桥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,处广宁桥、东双桥之间。据《嘉泰会稽志》记载:“八字桥在府城东南,两桥相对而斜,状如八字,故得名。”

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(1201-1204)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,被称为最古老的立交桥。南宋宝祐四年(1256)重建,现桥下西侧石柱上刻有“时宝祐丙辰仲冬吉日建”字样。

绍兴文旅发布

,赞

72

桥以石材构建,陆连三路,水通南北,南承鉴湖之水,北达杭甬古运河。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,至今历历在目,足可见当年舟楫之盛。

八字桥 | 胡卓君

八字桥河道的两岸是古色古香的建筑。青瓦、白墙,低矮的房屋,满满的民国风扑面而来。

在这里,有八百年前的石板路,有长满绿色青苔的老树。站在桥上,满眼望去,小桥、流水、人家。真正的江南水乡,充满人间烟火味的原汁原味的老绍兴。

图片 | 胡超琦

午后,或是可以悠闲地坐在河道边,感受慢下来的生活,享受别样的宁静;

或是坐上乌篷船,喝上点绍兴老酒,让温润的酒味在口中慢慢散开,沁入心脾;

或是在下小雨的傍晚,踩着潮湿的石板路,感受这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气氛。

沈园,又名“沈氏园”,始建于南宋,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楼台亭阁、小桥流水、绿树成荫,历经时间的洗礼,仍不改芳华,沈园的魅力不仅在于“景”,还在于“情”。

沈园目前分为三个“园中之园”——南苑、东苑和北苑。北苑为古迹区,保存了较多的古代遗迹;南苑为纪念区;东苑以陆、唐的爱情故事为主题。沈园虽是私家园林,不似皇家园林气派,却也处处是景,处处彰显历史的魅力。

钗头凤

在园入口处有一块大石头:断云石。陆游曾写过诗句“断云幽梦事茫茫”,“断云”谐音“断缘”,石头中间断开,但没有分离,隐喻他与唐琬的爱情悲剧。

孤鹤轩位于沈园中部,亦称“孤鹤哀鸣”处,是陆放翁的自喻。亭内有“亭池”遗址,1985年考古发掘时在此发现唐亭阁和明代的假山、鱼池遗址。

孤鹤轩

园内还有六朝井亭,亭内有古井一口,此井亭中间可以望到天空,亭顶中空,可以使井承天露。陆游纪念馆由陆游史迹陈列(安丰堂)、碑廊、务观堂和雕塑等组成。

有着凄美爱情故事的沈园,如今也成为了打卡胜地。在沈园的一条长廊里,有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人们在许愿风铃上写下自己的心愿,为爱的人送上祝福。

图片 | 俞天乐

如果想体验一把宋朝风韵,不妨来“沈园之夜”。

入夜,从鲁迅故里乘坐乌篷船来到沈园码头,在家丁和丫鬟的引领下换取宋币,品一品宋街风味小吃,听一听陆游与唐琬的爱情绝唱,尝一尝沈园特色的红酥手香糕和黄藤酒,真正体验一回与古人同行。

沈园之夜表演

“两岸人家安且昌,乌篷俨在画中航。腊肠鱼鲞梅干熟,黄酒白糖蚕豆香。”

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安逸舒适,风景优美的小镇——绍兴安昌古镇。一衣带水,古香古色,更是以腊肠、扯白糖远近闻名。

安昌古镇 | 沈小娴

绍兴安昌古镇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,绍兴四大古镇之一,坐落于柯桥,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,相对完善地保存了古吴越地域沿袭数千年的民俗文化。

老街依河而建,南面是民居建筑,北面是商市,两岸之间古桥相连。木制的房屋,砖瓦的桥粱,狭长的青石板,穿梭的乌篷船,这些都是古镇的代表性标志。

每一年大雪节气前后,安昌本地老百姓依照传统习俗选择晴好天气制作、晾晒传统酱货,各种酱货色泽黑红油亮,咸鲜适口,是本地冬天独具特色的美食。

手工腌制的腊肠、酱鸭、鱼干、酱鹌鹑、酱排骨等绍兴独具特色酱货,在冬天的阳光底下进行晾晒,满大街飘香的腊味也变成这座江南古镇与众不同的景色。

都说天下师爷出绍兴,其实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,今天的河道两侧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。

师爷馆依托娄心田师爷的故居,展示"绍兴师爷"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、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。

除了师爷馆,安昌古镇还保存了众多展示古镇特色的古迹。百年钱庄穗康钱庄是於氏父子于1850年创办的,“克存信义”是生意经。

绍兴师爷博物馆

在古镇,绍兴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大都得到保存延续。隆冬腊月,漫步安昌老街,更能体味到一幅幅喜庆祥和、古老淳朴的水乡地方风情。

古镇夜景

///

循着古运河,找寻绍兴的古老印记

出发吧,这座古城的秘密

等待你的探寻

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

上一篇:

中央气象台:“苏拉”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

下一篇:

最后一页

x
精彩推送